我有一句座右铭——吃亏是福!世界是公平的,付出了总会有回报,因此生活中不需要斤斤计较一时的得失。其实这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尺码。
老子在《道德经》里的有一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我们生活中的一得一失,都处在这种“福和祸”的转化关系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利益,也没有永远的吃亏。得失必然是循环往复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不难敞开心怀,用淡然的心境闲看每一次的“吃亏”。
历史上很多的贤士君子皆是如此,他们都以能吃亏来要求自己和训诫子孙。能否吃亏,以至于成为古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
被世人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留下两句四字名言,一句是“难得糊涂”,另一句是“吃亏是福”。对“吃亏是福”,郑板桥有这样一番详尽的注解:“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盈满乃亏损之契机,亏损则会逐渐趋向盈满,损失自己则有益对方,对方得心平,自己会心安,有了平安,自然就有福气了。(文章阅被称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散文家魏禧,他曾经说道:“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由此得知,学会吃亏,善于吃亏,乐于吃亏,这绝不是一个人无能、无用、无知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一个人的品行好坏,行为善否的真实写照。德不高者不甘吃亏,心不诚者不愿吃亏,品不正者不肯吃亏,行不端者不能吃亏!如果从正面说,聪明的人才甘于吃亏,高尚的人才乐于吃亏,伟大的人,才肯终生吃亏。古语讲:满招损谦受益,也就是这个道理。
回想鲍叔牙与管仲相交时的持节退让,蔺相如与廉颇同为将相时的忍辱负重,张良为圯上老人拾履,居里夫人为科学献出生命,鲁迅伏案写作积劳成疾过早离世,雷锋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用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些都是“吃亏”的,但青史却永远记住了他们,并且传为美谈。他们把吃亏当作一种责任,把吃亏当作一种福气,反映了他们个人思想的崇高境界。
净空法师说:一个人,总是执着,那是业障。一点亏都不肯吃,一点小小的不如意都忍不过,他还会有什么成就?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有时候看似失去,实则是拥有。上帝为你关上一扇窗,可能在下一刻为你打开了一扇门。
过于计较,得失心太重,反而会舍本逐末。当失误摆在面前,而且很快的找到教训后,就应该迅速将这件事沉淀下来了,过多的计较会使自己陷入对过往的沮丧情绪里,这种情绪会遏止我们的自信,甚至影响判断。因此,承受吃亏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我们拥有的不必很多,重要的是有拥有一个得失的准则,帮我们在复杂中找到那么一点简单,在踌躇中找到那么一点依据。如果把吃亏当作一个途径,那确实需要付出勇气,也需要策略。二者相加,就会获得自信,而不是患得患失的焦虑。
在漫漫人生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登上高峰的。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完美,通往成功的路必然是曲折崎岖,风雨险阻。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不过这时请记住,吃亏是福,爱占小便宜的人往往是吃大亏的人。任何一个有作为的人,都是在不断地吃亏中成熟和成长起来的,从而变得更加聪慧和睿智!乐于吃亏既是一种境界,又是一种自律和大度,更是一种人格上的升华,只有确立了这样坚强信念的人,才是获得了永远幸福、永远自由的人。
说到底,不管是给予还是索取都应该有个度,但是给予永远比索取快乐……
迪威娱乐城:http://www.tnbxfjsg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