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会展信息 » 综合会展 » 正文

人物志:从冷门到显学 余刚30余年环保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17:28:40  浏览次数:26
核心提示: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近日获得“安捷伦思想领袖奖”,成为第五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学者,也是第二位获此奖项的环保领域中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近日获得“安捷伦思想领袖奖”,成为第五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学者,也是第二位获此奖项的环保领域中国学者。

  从事有机污染物控制理论、技术和策略研究持续30余年,余刚并未想到获奖,“环保是公益性很强的学科,能对环境改进有所裨益是对一个环保学者的最高奖赏”。

  1986年余刚从南京大学有机化学专业毕业,考入本校环境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时,环境科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1989年到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环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时,全国能招该方向的导师不超过十个人。今天环境科学与工程已经成为理工科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本土培养的第一代本硕博,在中国的实验室做出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余刚只用了六年时间就被清华大学择优晋升为教授。他说,自己赶上了好时候,一方面是赶上了人才断层呼唤人才的好时候,另一方面是赶上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和科技重视的好时候。

  有人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并没有环保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北京的龙须沟在1949年前就是一条污物遍布的臭水沟,北京市政府1950年启动了龙须沟改造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保问题日趋错综复杂,民众对环保的诉求也日益增强。“这就好比吃饭问题,以前只要吃饱肚子就行,现在要求健康和营养合理搭配。”余刚说。

  当前,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雾霾治理阶段成效显著,黑臭水体治理全力攻坚,垃圾分类处理试点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实施……

  “常规污染物带来的环保问题有望通过今后几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得到解决。与此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简称POP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微量有机污染物问题。”余刚说,它们存在于水、气、土多介质环境,浓度低,检测分析方法复杂,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是西方发达国家正致力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中国也需要全面系统研究,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技术和策略。

  相对于大气雾霾、黑臭水体、垃圾等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二恶英等微量有机污染物则显得较为“冷门”。

  “我们要重视微量有机污染物问题,但也要教育公众避免‘谈二恶英色变’。”余刚说,微量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抗生素、降压药、避孕药等药物,洗涤剂和个人洗护品,吸毒者的排泄物等,都会部分进入水环境。要科学认识这些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和风险,既不要高估之,也不要低估之。

  作为国家“十三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武进项目”的负责人,余刚带领28家国内顶尖科研单位的600多名科学家,正奋战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800平方公里的研究区域,为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样板。项目的一大特色是常规污染物和微量有机污染物控制的协同增效,为保障水环境质量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环保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余刚说,期待能全面科学认识环境中的高风险有机污染物,提出优先控制名录,研发有效的控制技术和策略,为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和健康风险提供科技支撑。

更多相关文章: 商务网 http://www.php133.com/news/show-21749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hrbhzw.cn/news/show-43521.html
 
 

 
推荐图文
相关推荐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